昆明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召开第六次代表大会
[  来源:昆明供销      发布时间:2018-09-29  ]

微信图片_20180929133405


成立了68年的昆明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下称“市供销社”)今天在昆明会堂举行了第六次代表大会,为接下来的四年规划蓝图,到2022年,全市供销社系统综合改革要取得显著成效,领导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超1000个,并积极推动昆明农产品交易中心建设。

昆明市委常委、副市长胡宝国,云南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主任陈霖,出席了本次大会,并分别对市供销社提出了期望和要求。他们指出,供销合作社一头连着“三农”,一头连着城镇,是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载体,市供销社要加快创新服务方式、途径,不断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努力成为服务“三农”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要继续成为政府抓得住、用得上,农民信得过、靠得住的服务三农重要力量。

围绕“社企分开”进行改革

市供销社党委书记、主任李德荣在会上做工作报告,回顾了市供销社68年来的辉煌历程,并提出了健全完善联合社机关主导的行业指导体系、健全完善社有企业支持的经营服务体系等三大重点改革方向。

在这一系列的改革中,市供销社将围绕社企分开,推行“理事会+社有资产管理委员会+社有资产管理公司”管理架构,县级以上则成立社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加强社有资产管理公司规范运行。

同时,以资本为纽带,以项目为载体,推动市供销社社有资本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和骨干企业聚集,在农资、鲜活农产品、烟花爆竹、再生资源等重要领域,力争培育一批行业竞争力和支撑带动力强的区域龙头企业。

构建“三位一体”综合合作

市供销社作为为农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主责主业仍是服务“三农”,主阵地仍在乡村。今后的工作必须以提高农业产供销组织化程度、提升农产品供给质量为着力点,依托县级社、基层社,以领办创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体,联合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供销社与农民专业合作社融合发展。健全完善民主管理制度,积极推进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

支持供销社系统按照社员制、封闭性和民主管理的原则,在不对外吸储放贷、不支付固定回报的前提下,稳妥有序开展农民合作社信用互助业务。到2020年,培育一批生产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示范典型。领导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超1000个,全资、控股社有企业达到65家以上。

由“卖商品”向“卖服务”转变

在开展日用品和农资供应的同时,市供销社未来将主动适应城乡融合发展要求,着力打造城乡社区综合服务平台。

拓展农产品收购、再生资源回收业务,为群众提供文体娱乐、养老幼教、就业培训、医疗卫生、代收代缴、快递收发、车票预订、网上购物、乡村旅游等多样化服务。实现由“卖商品”向“卖服务”、由初级农产品销售向高附加值产品运作的转型升级。

推动昆明农产品交易中心建设

围绕云南打造“绿色食品”牌、发展高原特色都市现代农业的目标,供销社要发挥其在实施“绿色食品”战略中的独特作用。

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提升花卉、蔬菜、畜禽、中药材等产品供给质量,加快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实施农产品品牌建设,积极推行“三品一证”,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

发展乡村旅游、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农业众筹、农产品定制等新型业态,在昆明市周边打造三条线路,即以宜良、石林为主的东线,以安宁、富民、禄劝为主的西北线,以嵩明、寻甸为主的北线,形成一条一二三产融合的示范长廊。

同时,还将以服务当地农产品外销为目标,积极推动昆明农产品交易中心建设,加快发展冷链物流,实现产地预冷、销地冷藏和保鲜运输系列化服务。深入推进“乡村流通工程”建设,打造“一点多能、一网多用”的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网络。

力争到2022年,基本形成以综合仓储中心为节点、以县域配送中心为支撑、以遍布城乡的经营服务网点为基础,互联互通、高效运转的仓储物流网络。(来源:昆明信息港 记者周硕 )

版权所有:昆明市供销合作社 技术支持:昆明信息港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复制、镜像 地址:市级行政中心1号楼 邮编:650500 滇ICP备B2-20090009-5号

滇公网安备 53019002000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