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header.template.html 第48行发生错误: 未指定栏目或指定的栏目不存在 机构设置 领导分工 直属企业 信息公开 教育培训 专题专栏 调查征集
国务院信息:
省政府信息:
昆明供销 首页 > 新闻动态 > 最新动态
昆明市启动供销供应链建设试点
[作者:昆明市供销社经济发展处发布时间:2021-09-07 09:04来源:昆明供销]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委、市政府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决策部署,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在服务“三农”、助力乡村振兴中发挥供销社组织体系比较完善,经营网络比较健全,服务功能比较完备的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畅通日用消费品、农资下行和农产品上行渠道,同时与培育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有效衔接,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径,推动供销系统全面融入乡村振兴战略,昆明市供销社主动与寻甸县政府协商,于2021年8月24日在寻甸县柯渡镇可郎村组建全市首家村级供销合作社,启动实施昆明市供销供应链建设试点。

图片1

寻甸县柯渡镇可郎村现有农户1097户3876人,是全市人口规模最大、群众居住最为集中、农村市场发育较好的最大的农村自然村。在试点实施路径上,依托供销社独特优势,与柯渡镇可郎村“两委”深度合作,引入村级集体经济培育资金,共同组建村级基层供销社,开办乡村超市实体,经营日用消费品。在货源组织上,市供销社牵头对接“云商联盟”等省内日用消费品一线供货商和米面粮油生产企业,直接将日用消费品直供到可郎村级供销社超市,压减日用消费品批发层级,降低批发价格,直供直销到村。在日用消费品质量把控上,由可郎村基层供销社直接与供货商签订日用消费品质量安全协议,建立日用消费品质保和追溯机制,规范日用消费品进货渠道,并与县、乡市场监管部门建立工作联系,定期开展经营日用消费品质量抽查,强化日用消费品质量安全监管,规范农村市场秩序,发挥“中国供销”金字招牌吸引力,树立日用消费品质优价廉经营新标杆,即为当地群众提供安全廉价的消费环境,又在经营日用消费品中,拓宽可郎村村级集体经济来源渠道,实现村级集体经济、群众利益“双赢”。

供销合作社作为为农服务综合性合作经济组织,促进日用消费品、农资下行,推动农产品上行,实现商品流通畅通和农民收入、农村消费双提升是供销社服务“三农”、助力乡村振兴的主责主业。在服务“三农”、助力乡村振兴中,供销社具有组织体系完善、经营网络健全、服务功能完备的独特优势,是服务“三农”、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力军。全市除五华、盘龙外有12个县级供销社,99个涉农乡镇全部有基层社,领办创办农民合作社1098个;建有农产品交易市场30个,日用品配送中心7个,配送点207个。在全省16个地(州、市)有农资配送中心9个,配送网点446个;领办创办的农民合作社经营涵盖种植、养殖和流通等领域。全市供销系统建设营运电商公司4家,有农村电商服务点85个。

图片2

推进供销供应链建设,是畅通产品经营渠道、提升流通品质的必然要求。当前的农村市场,日用消费品下行除了少量的网购外,主要还是通过遍布乡村的农家超市、小商店和“乡街子”进行流通供给,从日用消费品生产厂家到村民中有多道经营环节,增加了日用消费品的销售成本。在农产品对接市场上,特别是新鲜农产品交易配送具有较强的地域、时效限制,还不能实现农产品规模化、便捷化的从田间地头直达餐桌的顺畅流通,农产品销售很大一部分成本在中间批发、零售环节,农产品直接对接市场制约因素较多。

昆明供销社推出的供销供应链建设,是提高日用消费品和农产品的供给流通质量和效率为目标,以整合供销社独特资源优势为手段,抓住“日用品、农资下行”和“农产品上行”这两个关键,依托供销供应链平台,实现日用消费品、农用物资和农产品的采购、生产、销售、服务等全过程高效协同,促进产品加速流通,降低供应成本,增加经营收益,解决农村居民日用消费品、农用物资购买成本高、流通“最后一公里”堵塞,农产品对接市场难、销售“最先一公里”不畅的难题。

图片3

下一步,昆明市供销社将把寻甸县、柯渡镇的优质农特产品上行作为供应链试点建设的重点,依托供销社促进农产品销售流通的资源优势,甄选一批具有区域特色、品质优良、城市居民需要的农产品,依托供销电商、城市消费合作社等,在城市社区进行集中推介销售。同时还将发挥供销社领办创办农民合作社主业优势,与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深度合作,挖掘当地优质特色农产品种养殖资源,整合种养殖大户、致富带头人力量,成立农民产业合作社,规模化发展特色种养殖业。鼓励和支持农民合作社建立优质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由供销社引导对接农产品批发市场、深加工企业等生产主体和学校、企业、社区等市场消费主体,打通农产品进城上行渠道,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同时,在农产品上行中推广集采化供应模式,引入社会资源与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合作,在农产品上行服务中培育村级集体经济新的增长点,多途径壮大村级集体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