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规定,按照《中共昆明市委 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昆发﹝2019﹞12号)、《昆明市财政局关于印发<昆明市本级部门预算绩效自评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昆财绩〔2018〕60号)、《昆明市财政局关于开展2020年度市本级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昆明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对2020年度部门整体支出开展绩效自评。现将绩效自评情况报告如下:
一、 部门概况
(一)部门机构设置、编制
根据《昆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昆明市供销合作社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方案>的通知》(昆政办通〔2002〕35号)文件,核定昆明市供销社编制38人。
2019年末实有33人,2020年末实有38人。2020年度度遴选调入5人,外单位调入2人,部队转入2人,退休4人 ,故本单位净增加5人。内设办公室、合作指导处、经济发展处、财会审计处、组织人事处、监事会办公室六个处室及机关党委办公室、离退休办公室。
(二)部门职能
根据《昆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昆明市供销合作社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方案的通知》(昆政办通〔2002〕35号)的规定,昆明市供销社主要职责是:
(1)研究制定全市合作经济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参与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拟订,促进合作经济发展;
(2)协调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与有关部门、社会组织的关系,维护农民社员和供销合作社的合法权益;
(3)指导县(市、区)供销合作社发展专业生产合作社和消费合作社,促进农村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开拓城乡市场,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为全市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提供网络信息服务;
(4)负责对县(市、区)供销合作社和直属企业进行指导、协调、服务、监督;指导全市供销合作社及社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按照政府授权对重要生产资料进行组织、协调和管理;
(5)行使本级社有资产出资人代表职权,监督社有资产保值增值,管理国有资产;
(6)对供销合作社系统行业范围内的全市性社会团体,履行业务主管单位的指导监督职责;
(7)承办市委、市政府和上级机关交办的其他事项。
(三)部门工作完成情况
根据《昆明市人民政府目标管理督查办公室关于下达<昆明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2020年主要目标>的通知》(昆政目督发〔2020〕38号)文件要求进行考核,昆明市供销社圆满完成(昆政目督发〔2020〕38号)文件要求的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如下:
1. 重点目标(综合工作)完成情况
2020年度完成销售化肥26.98万吨;市供销社出资企业完成营业收入7.52亿元;市供销社出资企业完成汇总利润1,395万元;完成各类人员培训14,302人;领办创办农民合作社40个,创办一类、二类示范社各10个;分两批组织实施供销社乡村流通体系项目建设共17个。
2. 职能目标(综合工作)完成情况
2020年度改造提升薄弱基层社10个、新建村级基层社12个;已建立社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已编制完成《昆明市食用菌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已成立“昆明市食用菌产业协会”;已完成农产品经纪人培训2,657人。
(四)部门管理制度
为高效履行职责职能,保证基本支出经费使用规范,昆明市供销社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昆明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内公务接待费管理暂行办法》、《财政投入资金绩效评价办法》等相关规定,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昆明市供销社预算资金管理办法》、《昆明市供销社机关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昆明市供销社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实施方案》、《昆明市供销社收入管理制度》、《昆明市供销社政府采购管理制度》、《昆明市供销社支出管理制度》、《昆明市供销社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试行)》、《昆明市供销社合同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在日常业务过程中,严格按照财经纪律和规章制度使用财政资金,加强了对资金、物资的管理和使用,保证支出合法、合理、合规。审批程序完善齐备,附件要素齐全,会计核算规范,支出资金管理情况较好。
(五)部门资金来源及使用情况
1. 部门资金来源
(1)《昆明市财政局关于批复2020年部门预算的通知》(昆财产业〔2020〕3号)文件批复昆明市供销社2020年预算资金总额为22,179,136.84元,支出预算总额为22,179,136.84元。
(2)2020年决算总收入16,680,842.04元。其中: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16,680,842.04元,占总收入的100.00%;②其他收入0元。
2. 资金使用情况
2020年决算总支出16,680,842.04元,其中(1)基本支出12,099,772.64元,占总支出的72.54%(其中:人员经费11,171,919.5元,占基本支出的92.33%;公用经费927,853.14元,占基本支出的7.67%);(2)项目支出4,581,069.4元,占总支出的27.46%。
3. 预算调整情况
2020年支出决算数为16,680,842.04元,年初预算数为22,179,136.84元,决算数比预算数减少5,498,294.8元,减幅为24.79%。(详见下表)
项目(按功能分类) | 年初预算数(万元) | 决算数(万元) | 预决算差异主要原因分析 |
一、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 | 0. 00 | 3. 64 | 本年度根据昆财行〔2020〕124号追加市属“两新”组织党组织党建工作经费3.64万元 |
二、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 65. 73 | 225. 5 | 本年度追加市委市政府困难群众慰问经费4万元,八一走访慰问金1.32万元,解困金108.42万元、禽蛋公司50万元及年末养老保险退回。 |
三、 卫生健康支出 | 54. 56 | 55. 33 | 本年度单位净增加5人增加医保类支出,追加食品安全专项资金0.73万元 |
四、 商业服务业等支出 | 2, 037.66 | 1, 317.81 | 1. 增加部分:本年度单位净增加5人增加在职人员工资、社保及附加支出。2.减少部分:本单位对下转移支付项目支出746.25万元未在决算反映 |
五、 住房保障支出 | 59. 96 | 65. 8 | 本年度单位净增加5人增加住房公积金支出 |
合计 | 2217. 91 | 1668. 08 |
(六)政府采购情况
2020年度昆明市供销社政府采购预算年中调剂办公经费用于复印纸采购15000元,政府采购支出为12,097.00元。
(七)固定资产情况
截止2020年度期末,昆明市供销社资产总额为275,685.91元:其中,流动资产179,624.08元,固定资产净值93,511.83元,无形资产净值2,550.00元。基本能够按照《资产管理制度》对资产进行管理、使用,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
二、 绩效目标
(一)部门总目标
根据《昆明市人民政府目标管理督查办公室关于下达<昆明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2020年主要目标>的通知》(昆政目督发〔2020〕38号)文件要求,昆明市供销社2020年主要工作目标归纳如下:
1. 重点目标(综合工作)方面
2020年度完成销售化肥26万吨;市供销社出资企业完成汇总利润480万元;市供销社出资企业完成营业收入5.8亿元;完成各类人员培训10700人;领办创办农民合作社;组织实施供销社乡村流通体系项目建设。
2. 职能目标(综合工作)方面
2020年度推进基层社改造;建立社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编制昆明市食用菌产业发展规划;筹划成立昆明市食用菌协会;完成农产品经纪人培训2500人。
3. 工作重点
昆明市供销社2020年度工作重点为:全市供销社系统将认真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揽,紧紧围绕为农服务深化改革,毫不动摇坚持党对供销工作的领导,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坚定不移落实改革发展任务。按照(昆发〔2017〕14号)文件要求,把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与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紧密结合起来,在创新联合社体制机制、构建现代流通体系、增强基层组织服务功能、提升为农服务水平、做优做强社有企业等方面取得更大进展,加快打造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为实现乡村振兴贡献供销力量。
(二)部门具体计划目标
1. 围绕建立健全农村现代流通体系,改革创新供销合作社组织体制、经营机制和管理体制,用现代流通方式改造传统网络,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推进社有企业转型发展,加强联合社治理体系建设。
2. 大力实施乡村流通网络体系建设,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竞争要求、符合合作经济原则、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的新型供销合作组织。
3. 发展合作社,使之真正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骨干力量,农村现代流通的主导力量,农民专业合作的带动力量。
4. 不断开创昆明特色供销合作事业新局面。有效调节化肥,稳定市场价格,保障边远贫困山区化肥供应和应对全市严重受灾县恢复生产,确保农业生产用肥需要,促进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增长。
5. 加强农产品经纪人的培训,通过培训学习,使农民学员的生产观念、市场意识、文化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有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促进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
三、 评价思路和过程
(一)评价思路
根据相关要求,为使绩效自评工作顺利开展,昆明市供销社成立绩效自评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财务副主任任组长,成员由相关业务处室人员及开展绩效自评辅助性服务第三方—中立会计师事务所人员组成,负责绩效自评的组织管理和实施工作。
1. 开展前期调查
项目前期工作主要根据部门整体支出的具体情况和年初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收集与绩效自评相关的文件资料,确定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的评价重点,为研究制定绩效自评指标体系开展前期调查。
2. 制定绩效自评指标体系
根据所了解的情况和收集的文件资料,研究制定绩效自评指标体系。
3. 资料收集汇总
根据制定的指标体系收集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涉及的资料,汇总分析收集到的数据资料。
4. 进行核实检查
对昆明市供销社部门整体支出情况,按资金走向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核实。
5. 撰写绩效自评报告
根据相关资料,按照绩效自评评分标准对部门整体支出进行评价、打分,并依据评价、打分结果,撰写昆明市供销社2020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二)评价目的
通过绩效自评掌握昆明市供销社部门整体支出情况,从部门决策、部门管理及部门绩效等方面找出单位运行中存在的问题,紧扣提高行政效能的主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和建议,以提高部门绩效管理意识,切实推进绩效管理,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创新机制、加强管理、强化监督,保证单位整体运行及资金使用管理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提高部门的工作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益,确保单位绩效目标、基本职责以及市委、市政府等交办的重点工作任务顺利完成。在单位履行职责的同时能够对当地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带来积极的促进或影响,单位的工作能够得到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的认可。同时,总结单位在绩效自评中的成绩、经验,为下一步工作开展积累经验,奠定基础。
(三)评价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2014年修订);
2. 《中共昆明市委 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昆发﹝2019﹞12号);
3. 《昆明市财政局关于印发<昆明市本级部门预算绩效自评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昆财绩〔2018〕60号);
4. 《昆明市人民政府目标管理督查办公室关于下达<昆明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2020年主要目标>的通知》(昆政目督发〔2020〕38号);
5. 《中共昆明市委办公室 昆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2020年目标管理绩效考核结果的通报》(市委办〔2021〕17号);
6. 《昆明市财政局关于开展2020年度市本级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
7. 昆明市供销合作社第六届理事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工作报告;
8. 昆明市供销社2019年度、2020年度工作计划及总结;
9. 昆明市供销社2020年度部门预、决算报表、部门决算报表填报说明、部门决算分析报告;
10. 昆明市供销社相关规章、制度等文件。
(四)评价对象及评价时段
昆明市供销社2020年度部门整体支出情况,包括单位整体基本支出、项目支出、资产运行以及涉及到的单位预算执行、职责履行、履职效益等绩效情况。
四、 评价结论和绩效分析
(一)评价结论
1. 评价结果
根据《昆明市财政局关于印发<昆明市本级部门预算绩效自评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昆财绩〔2018〕60号)文件,绩效自评结果采取量化评分和定性评级相结合的形式,量化分值一般为百分制。具体见下表:
档次 | 优 | 良 | 中 | 差 |
分值 | 得分≥90 | 90﹥得分≧80 | 80﹥得分≧60 | 得分﹤60 |
根据2020年昆明市供销社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指标体系及评分表进行评分,最后得分为87.5分,对应的评价等级为“良”。
2. 主要绩效
昆明市供销系统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基层工作有所创新,社会化服务明显拓展、新业态加快发展,综合改革工作进展有序,成绩凸显,主要绩效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通过深化改革,社有企业发展潜力得到进一步释放,经济效益明显提升,2020年昆明市供销社出资企业完成营业收入7.52亿元,完成汇总利润1,395.00万元。
(2)2020年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40个,创办一类示范社10个,二类示范社10个,省级示范社4个,提升农民合作社综合服务中心2个、新建村级基层社12个、改造升级薄弱基层社10个、新建农村综合服务社30个、新建庄稼医院4个,新增基层社社员5927人。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服务范围覆盖蔬菜、林果、畜牧、流通、农业灌溉等领域,进一步提高了农业地区农业生产组织化、规模化程度,为提高农业地区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促进作用。
(3)加强农民培训提高带动能力,以农民群众的实际需求为牵引,重点培养农村经济发展急需的专业人才,积极开展各类人员培训,为更好服务“三农”奠定坚实的人员基础,2020年昆明市供销社直属单位和县(市、区)供销社共举办培训班512期,共培训14,302人:其中,农产品经纪人培训28期2,657人(基础培训21期2162人、“快供快销”致富带头人培训7期495人),其他各类教育培训(乡村流通工程、专业合作社理事、庄稼医生、农业科技、干部培训、行业、岗位、法规、党务、管理、财务等)484期11,645人。
(4)认真贯彻落实昆明市委、市政府脱贫攻坚决策部署,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效,研究制定了产业扶贫和挂钩扶贫点脱贫工作方案,通过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经纪人培训和发展农村电商推动供销社系统积极参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制定《2020年扶贫工作计划》及相关工作措施,全年投入帮扶资金37万元,不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牵头举办昆明市消费扶贫农产品展销会暨元旦春节消费扶贫农产品采购供销对接会,组织3个摘帽县区和6个有脱贫攻坚任务县区的71家企业、合作社428种优质农产品参加展销,助力消费扶贫。
(5)三会”制度常态化,夯实了依法治社的基石,不断提升了服务“三农”、助推乡村振兴的实力。把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写入供销社和3个直属全资控股企业《章程》,对4个参股社有企业,由市供销社党组提出议案,通过股东会审议把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写入公司《章程》,从制度设计上为加强党的领导提供了坚实保障。以党建为引领,主动参与消费扶贫行动,指导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入驻“扶贫832平台”。
(6)加快推进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阶段性工作任务落实,完成2017年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四个方面16项综合改革任务。持续推动“三会”制度常态化,定期召开理事会、监事会,研究决定供销社发展重大事项。全年召开理事会2次,选举理事会主任1名、副主任1名。着力推进“开放办社”,瞄准供销社发展薄弱短板和服务“三农”关键点,“开放办社”吸纳成员企业5家,为供销社加快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继续抓好宜良供销信用贷款放贷工作,全年新增发放贷款17笔381万元,安宁市供销社协调农村信用社发放农民合作社贷款5笔480万元,缓解了农民合作社信用融资难题。
(7)抓基层供销社、专业合作社“两社”融合,通过招商引资、股权改造、合作开发等方式,盘活存量资产,改造提升基层社;秉承“开放办社”发展理念,吸纳优质企业以社员身份加入供销合作社,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进一步打牢了基层组织架构的基础。指导7家社有企业克服疫情影响,想方设法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市土产公司入股参与宜良政府增信产业发展基金项目,提供“三农”金融服务。市农资公司主动开发农资销售市场,在8个州(市)建立经营部,提升了行业竞争力。建成废旧物资交易市场6个、分拣中心3个、回收站点124个,服务乡村振兴城乡清洁工程;始终把增加干部职工待遇,特别是离退休人员待遇作为社有企业稳定发展的重头戏,切实维护干部职工队伍稳定和谐。
(8)推动全市食用菌产业发展,指导成立“昆明食用菌产业协会”,组织编制《昆明市食用菌发展规划(2021-2025年)》。市供销社在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2020年度综合业绩考核中荣获优胜单位一等奖,被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评为信息报送工作先进单位
(二)具体绩效分析
1. 部门决策主要情况分析
从综合评价情况看,此项综合评价满分为35分,实际得分35分,昆明市供销社中长期规划目标设定明确,与政府中长期规划目标相适应,且与部门职能相适应。年度绩效目标设定科学、合理、明确。能够优化及合理配置各类资源。
2. 部门管理主要情况分析
从综合评价情况看,此项综合评价满分为20分,实际得分15.5分,昆明市供销社预算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资产管理和业务管理基本有效,但仍存在一些不足,需进一步改善。
(1)2020年基本支出预算数为10,189,136.84元,决算数为12,099,772.64元,基本支出预算执行率为118.75%。原因为增加5人在职人员,追加人员经费及公用经费。
(2)2020年项目支出预算数为11,990,000.00元,决算数为4,581,069.40元,项目支出预算执行率为38.21%。主要原因为部分项目资金共746.25万元由财政对下转移支付到项目实施单位,未在决算中反映。
(3)2020年“三公经费”预算20,000.00元,与2019年度“三公经费”预算20,000.00元持平。2020年“三公经费”决算数2,460.00元较2019年度“三公经费”决算数8,824.00元减少6,364.00元。昆明市供销社“三公经费”控制基本有效,符合国家对“三公经费”控制只减不增的要求。但单位“三公经费”预算执行率只有12.3%,执行率偏低,主要原因为因为疫情影响,单位公务接待次数及费用大幅减少,但同时单位年初“三公经费”预算准确性及合理性也有待提高。
(4)2020年“会议费”预算50,000.00元,决算数为56,186.00元。“会议费”预算与2019年持平,决算数比2019年增加6,186.00元,增加原因为由于领导干部调整,补开一次理事会全体会议。2020年会议费预决算差异率为12.37%,昆明市供销社2020年会议费未严格控制到位。
(5)根据《昆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昆明市供销合作社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方案>的通知》(昆政办通〔2002〕35号)文件,核定昆明市供销社人员编制38人。2020年末实有在职人员38人。在职人员控制率100%,昆明市供销社能有效控制在职人员数量。
(6)昆明市供销社预算执行过程中,支出进度未能与时间同步,支出进度慢。
(7)昆明市供销社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财务监控能力,确保资金使用合法、合规及专项资金的专款专用。
(8)资产管理制度健全性和使用有效性方面,昆明市供销社制定了基本完善的资产管理制度,并有效执行,资产利用率为100%。
(9)2020年度年中按照政府采购相关要求,从单位办公费中调剂15000元用于复印纸采购,政府采购支出为12,097.00元,符合政府采购要求。
3. 部门绩效情况分析
从综合评价情况看,此项综合评价满分为45分,实际得分37分,反映出部门产出、部门效果、部门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良好效果,但仍存在一些不足。
(1)昆明市人民政府下达重点目标(综合工作)任务完成方面。2020年昆明市供销社认真贯彻落实(中发〔2015〕11号)、(云发〔2015〕32号)、(昆发〔2015〕2号)、(昆发〔2017〕14号)文件和市委农村工作会精神,紧紧围绕全年目标任务,牢牢把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机遇,进一步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推进社有企业转型发展,加强了联合社治理体系建设,2020年度完成销售化肥26.98万吨;市供销社出资企业完成营业收入7.52亿元;市供销社出资企业完成汇总利润1,395万元;完成各类人员培训14,302人;领办创办农民合作社40个,创办一类、二类示范社各10个;分两批组织实施供销社乡村流通体系项目建设共17个。2020年昆明市供销社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下达的重点目标(综合工作)任务。
(2)市人民政府下达职能目标(综合工作)任务完成方面。2020年昆明市供销社严格按照(昆政目督发〔2020〕38号)文件要求组织实施,将任务分解到具体单位及部门。2020年度改造提升薄弱基层社10个、新建村级基层社12个;已建立社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已组织编制完成《昆明市食用菌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已成立“昆明食用菌产业协会”;完成农产品经纪人培训2,657人。2020年昆明市供销社直属单位和县(市、区)供销社共举办培训班512期,共培训14,302人:其中,农产品经纪人培训28期2,657人(基础培训21期2162人、“快供快销”致富带头人培训7期495人),其他各类教育培训(乡村流通工程、专业合作社理事、庄稼医生、农业科技、干部培训、行业、岗位、法规、党务、管理、财务等)484期11,645人。2020年昆明市供销社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下达的职能目标(综合工作)任务。
2020年昆明市供销社完成了(昆政目督发〔2020〕38号)文件下达的主要经济指标。根据《中共昆明市委办公室 昆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2020年目标管理绩效考核结果的通报》(市委办〔2021〕17号)文件考核结果反映,昆明市供销社2020年度为“目标完成单位”考核得分为94.59分。
(3)开展工作带来的效益方面。昆明市供销社2020年度目标任务均已完成,在全市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股份合作、农机合作、农村劳务合作、乡村旅游服务合作和农村公共管理合作等涉及生产生活的各类农民合作社。支持供销合作社通过共同出资、共创品牌、共享利益等方式,领办创办管理民主、制度健全、产权清晰、带动力强的农民合作社示范社,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的预期效果。农资淡季储备项目的实施有效的保障了农资市场的供应及价格的稳定,确保了全市农业生产的需要,带动农民增产增收,稳定了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4)供销社综合改革和产业发展带来的可持续影响方面。昆明市供销社深入贯彻落实省供销社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策部署,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安排要求,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坚持“抓合作社建设立社、抓社有企业发展强社”的治社理念,按照转方式、调结构、稳增长、惠民生、防风险的工作总基调,积极推进全市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将供销社综合改革作为重点工作目标来抓,将综合改革向纵深推进,始终坚持为农、务农、姓农的办社宗旨,探索供销社融入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与方法,基本实现供销社综合改革和产业发展成果的可持续影响。
(5)服务对象满意度方面。结合供销社单位职责和2020年度工作目标任务,设计制作了针对服务对象的调查问卷,共7个问题,1个建议意见。调查了工作态度、工作服务能力、工作方式、服务“三农”、人员培训等方面的服务对象满意度。调查采用无记名方式,调查对象均为年满18周岁成人。调查反馈后回收有效问卷66份,经统计汇算,服务对象综合满意度为98.44%。
(6)队伍建设情况及长效管理创新情况。昆明市供销社按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要求,突出加强干部队伍的思想作风建设、能力素质培养,坚持工作重心下移,组织广大干部职工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落实政策、落实措施、创新服务,提升服务“三农”的能力;切实加强业务能力建设,大力加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深入开展机关效能和反腐倡廉建设,推动形成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强大合力。2020年昆明市供销社直属单位和县(市、区)供销社共举办培训班512期,共培训14,302人:其中,农产品经纪人培训28期2,657人(基础培训21期2162人、“快供快销”致富带头人培训7期495人),其他各类教育培训(乡村流通工程、专业合作社理事、庄稼医生、农业科技、干部培训、行业、岗位、法规、党务、管理、财务等)484期11,645人。
(7)昆明市供销社已按规定公开相关预、决算信息、绩效信息及其他信息,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信息公开透明及信息共享情况(公开网址:昆明市供销社政务信息网http://coop.km.org.cn/)。
五、 主要经验做法
(一)以“党建引领”为切入点,全面促进工作新提升
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加强干部职工党务理论素质和业务能力的提升,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开展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9次,组织303名党员参加“万名党员进党校”培训,5个宣讲小组2次到8个直属单位,进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和总社第七次代表大会精神宣讲;对已完成达标的26个党支部开展达标创建“回头看”,巩固提升已命名星级党支部创建成果;开展理论中心组学习7次,讲党课5次,主题党日10次。形成了以“党建引领”为切入点,全面促进了基层组织、机关党建、干部队伍、党风廉政建设等工作的新提升,形成全市供销系统各项工作蓬勃发展的良好工作格局。
(二)坚定不移推进供销社综合改革
1. 全市供销系统深刻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指导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按照(中发〔2015〕11号)、(云发〔2015〕32号)、(昆发〔2017〕14号)文件和本市改革方案的要求,将各项任务指标落实到县(市)区和各部门,进一步细化和完善“工作时间表”,层层落实责任。及时总结改革经验,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促进改革在更大范围取得实效。
2. 认真落实供销社综合改革文件精神和省社四届三次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坚持新发展理念,推进改革强社、服务立社、夯基建社、以企兴社、从严治社,着力抓好各项任务落实,着力提升综合服务能力,着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着力做强做优主营业务,着力提升社有企业发展质量,加快打造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为助推乡村振兴作出积极贡献。
3. 加快社有企业改革,社有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深挖企业发展潜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建立激励约束机制,企业发展潜力得到进一步释放,经营效益明显提升。
(三)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
1. 认真按照省政府关于扶贫工作的相关要求,积极参与扶贫工作,以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农民经纪人培训为牵引,认真贯彻落实昆明市委、市政府脱贫攻坚决策部署,研究制定了产业扶贫和挂钩扶贫点脱贫工作方案,通过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经纪人培训和发展农村电商推动供销社系统积极参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2. 积极发挥各级供销社农资供应的传统优势,推进农资销售服务与技术指导、产品加工、市场销售等服务相结合,做好农资供应,提高服务“三农”综合能力。坚持为农服务方向不动摇,创新农业生产服务方式,拓展为农服务领域。
3. 加强干部职工培训,提高服务能力。各级供销社积极组织联合社机关,社属企业和基层社人员参加培训,学习外地先进经验,举办了行业、法规、政务等业务培训。2020年昆明市供销社直属单位和县(市、区)供销社共举办培训班512期,共培训14,302人:其中,农产品经纪人培训28期2,657人(基础培训21期2162人、“快供快销”致富带头人培训7期495人),其他各类教育培训(乡村流通工程、专业合作社理事、庄稼医生、农业科技、干部培训、行业、岗位、法规、党务、管理、财务等)484期11,645人。
(四)大力推进基层合作组织建设
1. 按照合作制原则,进一步建立完善“三会”制度,组织指导各县(市、区)供销社通过召开社员代表大会建立完善组织体系,强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通过完善“三会”制度逐步恢复基层社,进一步夯实基层经营服务基层。
2. 积极做好乡镇基层社恢复重建工作,依托专业合作社、综合服务社、涉农企业等农村经营服务组织组建乡镇供销社,对部分基层社进行重组,增强自我发展、强化服务功能,着力打牢供销社基层经营服务组织基础。
(五)创新突破,增强实体化服务能力
有效整合全市供销系统社有企业中的优良资产,吸纳有供销情怀的优质企业为成员单位,继续推进供销集团组建工作,增强昆明供销实体化服务“三农”、助推乡村振兴的实力。
(六)担当作为,助力推进乡村振兴
把服务乡村振兴与深化综合改革协同推进,继续发展壮大供销社领办创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挥农资和再生资源网络优势,加强农药、化肥、种子安全监管,探索农膜回收治理,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打好“绿色食品”牌,抓好食用菌产业发展;加强与村“两委”合作,形成强村固基、富民兴社的机制,在美丽乡村和乡村“善治”中展现新作为。
六、 存在的问题
经绩效自评材料审核和综合分析,我们认为昆明市供销社整体支出工作存在以下问题:
(1)昆明市供销社预算执行过程中,支出进度未能与时间同步,支出进度慢。
(2)“三公经费”年初预算数为20000元,决算数2,460.00单位“三公经费”预算执行率只有12.3%,执行率偏低,单位年初“三公经费”预算准确性及合理性也有待提高。
七、 改进措施
加强预算编审,做好年度项目预算,对预算资金全面分析、估算,确保从源头上保证预算编审准确、合理。按文件要求加强绩效管理工作、加快预算执行序时进度,加强预算支付管理,提高资金使用率。
八、 附件
昆明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二〇二〇年五月二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