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当全省供销系统排头兵
“三个三”抓好全市农村实用人才培训
为大力推进作风革命,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持续巩固深化市供销社“寻标对标达标创标”行动成果,昆明市供销社在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作中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牢固树立“排头兵”意识,高标准、严要求,打造出一批优秀的农产品经纪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带头人、农产品营销的骨干力量。
一、加强组织领导,做到“三个突出”
一是突出农民需求。结合2022年开展的“当好排头兵”大讨论大竞赛活动,注重带着问题、带着课题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摸清农民需求。通过调研,突出参训农民在学习培训中的主体地位,遵循教育培训规律,把市场需求、乡村特色产业发展需要与个人需求有机统一起来,有针对性的确定培训主题,科学合理的设计培训课程,做到“缺什么、补什么,干什么、学什么,需什么、讲什么”。二是突出特色培训。新冠肺炎疫情的反复,对农产品销售造成了较大影响,线上销售尤其是直播带货模式的兴起对助农增收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市供销社积极顺应形势,主动融入“互联网+”,在培训中除保留传统的农产品购销相关知识课程外,创新开设以直播带货、短视频制作为主要内容的特色培训,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数据成为新农资,农民成为“网红”新农人,让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新型农村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人才队伍助力全市乡村振兴。三是突出地方特色。根据不同县(市)区农业产业特点,量身定制差异化的农村实用人才培训计划,突出地方特色,采取聘请专家学者授课、邀请致富带头人实地教学、参观见学、研讨交流、在线学习等形式方法,培养“快供快销”直播带货致富带头人和技术明白人。
二、注重实用技能,实现“三个提升”
一是提升运用经济学知识的能力。农村实用人才是为农村商品经济服务的,是发展商品经济的产物,其经营范围和有效作用必然受商品经济发展的制约。市供销社在培训中专门开设了经济学相关课程,教师根据学员特点,结合实例案例,灵活穿插农业经济学、农业商品经济学、农产品价格学、农村市场经营学、农产品市场预测学、农产品商品技术学等学科知识,在最短的时间内,有效提升学员综合运用经济学知识的能力。二是提升运用心理学知识的能力。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规律,即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和能力、性格等特征的规律的学科,是做好买卖双方心理沟通的重要工具。今年的农村实用人才培训课程融合了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消费心理学等方面的实用、管用的知识技能,帮助学员快速提升人际沟通技巧。三是提升运用法律知识的能力。法律是指导人们行为的基本准则,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任何社会活动都不能超越国家法律的限制。作为一名农产品的营销人员,在中介交往中和其他社会交往中,必须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才能使工作卓有成效。受限于培训时间较短,市供销社在课堂上摘讲民法典、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公司法等部分重要的法律法规,以抛砖引玉的方式引导学员自学专利法、商标法、税法等相关法律,不断提高自身法律知识水平。
三、扩大培训效果(助力乡村振兴),发挥“三种作用”
一是发挥农产品经纪人的“桥梁”作用。经过正规专业培训的学员,掌握了市场销售、法律、种植技术、互联网运用等知识,使他们在变化多端的市场里能够如鱼得水。学员一头连着客商,一头连着农民,帮客商收购,帮农民卖货,架起农产品销售“桥梁”。石林县西街口路丰人参果种植专业合作社法人李毕英,参加了石林县农产品经纪人直播带货培训,掌握了一定的带货技能,尝试着通过多种平台进行直播营销,年销售人参果1600多吨,带动农户500余户,解决农村剩余劳力就业5600余人次,助农增收1500余万元,得到了农户的充分肯定和认可,成为了联系产供销的“纽带”。二是发挥农产品经纪人监督作用,为农产品安全编织“防护网”。农产品经纪人有植根于农民、贴近农民的特点,他们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注重农产品安全,并带动、引导周边农户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同时,农产品经纪人还利用从事农产品销售的优势,严把农产品交易安全关,对所售产品进行严格的安全检查,为农产品编织起一道“安全网”。培训过程中,市供销社注重引导各县(市)区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开展“三品一标”建设,筑牢食品安全底线。通过不断提升农村流通网络建设水平,努力在建设农村食品市场体系、保障优质价廉食品供应上做出更大贡献。截至2022年6月,昆明市共有6个有机食品认证基层社、11个绿色食品认证基层社、104个无公害食品基层社,有效保证了食品安全。三是发挥农产品经纪人科技推广作用。农产品经纪人参加培训多、实践经验广、掌握技术精,市供销社通过举办小培训、小讲座、现场指导等多种形式,将他们所学技术,面对面地、手把手地传授给更多农民,扩大科技知识传播面,从而提高了农产品科技含金量,增加农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农产品经纪人学员、安宁宏润食用玫瑰专业合作社社长李云珍,加强对农户技术辅导和培训,发展“订单农业”和电子商务,解决群众缺技术、难销售的问题。通过学习成果的转化,合作社社员种植食用玫瑰亩产量从300公斤提高到600公斤以上,收购鲜花区域从本村100余亩扩展到其他村的3000余亩,年鲜花收购量从8吨增长至目前的800余吨,鲜花产值从10余万元增长至1000余万元。
截至目前,昆明市供社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65期,5294人次(其中:农产品经纪人培训20期,培训1577人),培训人次多年来在全省供销系统均排名第一。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忠实履行了供销社为农服务根本宗旨,助推了全市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