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供销社认真学习领会市委、市政府印发的《昆明市开展争当“实干家”、整治“太平官”工作实施方案》精神,以持续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为突破口,迅速采取更加动真碰硬的措施,扎实推进“当好排头兵”大竞赛活动,努力在服务“三农”助推乡村振兴中贡献供销力量。
一是树立“开工既开干”的干事创业紧迫感。2023年1月29日,在新春假期收假的第二天,昆明市供销社组织召开全市供销社系统持续深化综合改革助推乡村振兴动员培训会,就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持续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助推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昆发〔2022〕19号)进行政策解读培训,对扎实推进持续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进行动员部署,12个县(市)区供销社分别做推进供销社综合改革情况汇报和工作表态,以“开工既开干”的奋斗姿态,铆足干劲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着力提升全市供销社系统服务“三农”助推乡村振兴能力水平。
二是以“实干家”姿态压实干事创业责任。建立持续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领导干部分片包干制度,将党组领导班子“挂钩联系”县(市)区供销社工作改为“挂钩联系包干”,以“包干”严实党组领导班子指导、引领县(市)区供销社工作责任。组建“挂钩联系包干”工作队,由党组班子成员担任工作队长,带领对口联系的职级调研员、分管处室“包干”挂钩县(市)区供销社持续深化综合改革工作,督促机关干部全部下沉县(市)区,下沉社有企业,下沉项目建设现场,着力提高全市供销社系统服务“三农”助推乡村振兴贡献率。
三是清单式推进持续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重点工作。围绕市委、市政府部署的14项持续深化综合改革任务,组织带领各县(市)区供销社每年重点推进不少于2项改革任务,谋划、明确今后五年持续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目标任务。建立年度重点改革事项任务清单,细化落实改革任务具体措施,明确具体项目建设责任人,量化重点改革任务工作进度,立下持续深化综合改革“军令状”。从2023年开始,组织各县(市)区清单式推进改革任务,督促、指导每个县(市)区每年实实在在干成2至3项改革事项,积少成多,实现整体提升。
四是强化政策督导解决“想不想干”、“怎么干”、“怎样干好”问题。建立综合改革现场观摩会制度,定期组织各县(市)区供销社观摩学习持续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工作。建立推进综合改革重点任务季度公示通报制度,每季度将各县(市)区供销经济指标、综合改革重点工作进度排名通报各县(市)区党委、政府,督促全市供销社系统履职尽责,解决“想不想干”问题。分类分重点推进综合改革,着力恢复、提升供销社农资保供经营,日用消费品、农产品双向流通,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3项传统业务,建好农村“两店”(日用消费品店、农资连锁店),解决好“怎么干”问题。着力在“打基础”和“出成效”上双向发力,重点推进“新型农资+技术服务”服务新模式,补齐为农服务组织体系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短板,引导县(市)区培育综合改革“拳头品牌”,示范引领提升改革成效。
五是“比学赶超”继续当好全省供销社系统发展“排头兵”。强化省会城市担当,巩固2022年全省供销社综合业绩考核第1名成绩,瞄准杭州、温州、贵阳等地深化供销社改革经验做法,持续深化“当好排头兵”大竞赛活动,组织开展政策业务、综合改革重点任务推进等大比武大竞赛活动,通过“比晒成绩”、供销专业知识测试等方式,着力提升全市供销社系统干部专业化能力。综合运用好“当好排头兵”大比武大竞赛工作成效,作为县(市)区供销社,市供销社党组领导班子成员、各职级调研员、各处(室)年度综合业绩考核评价标准,在评先评优和年度考核中加以运用,以考核倒逼责任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