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推动共建磨憨镇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工作的有序开展,解决磨憨镇农业种植户技术难、农资贵、销售链长等问题,结合供销社现有资源,整合现有农业技术推广服务资源,10月15日市供销社在磨憨镇成立首个昆明供销农业科技服务站,辐射6个村委会,打通农资供应及技术服务“最后一公里”、实现了农资销售“去中间化”,真正的帮助磨憨农业种植户增产增收。
开展提前调研,找准工作重点。9月15日,市供销社杨正龙副主任带领经济发展处、市供销集团、昆明农合联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赴磨憨镇开展建立农业科技服务站调研工作,了解掌握磨憨镇农作物种植结构、农资需求、市场购销等情况。与磨憨经合区社会事务管理局及尚勇、磨龙、龙门、曼庄、尚岗、磨憨等6个村委会对接了农业科技服务站建设的具体内容、标准要求、实施步骤。
精心谋划部署,统筹协调分工。为最大限度发挥团队力量,提升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根据“分工到村、带动到户”原则和成员构成特点进行初步分工,市供销社、市供销集团和昆明农合联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及6个村委会各负其责,抓好落实,将责任落实到人、工作细化到点,有序推进服务站的筹备和成立工作,认真把好工作中的每一道关口、抓住每一个环节、抠严每一个程序,确保各项工作零差错,注重协同配合,做到分工不分家,共同将科技服务站各项筹备工作组织好、完成好,为成立奠定坚实基础。
迅速进入角色,扎实开展服务。深入区域内6个村委会,了解实施主体经营情况、需求以及技术上的疑惑,现场答疑解惑。和磨憨经合区社会事务管理局、曼庄村委员会达成一致结对共建,以技术引领跑出家庭农场规范化、规模化和专业化建设的“加速度”。开展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素质。深入田间地头,现场指导水稻、人参果、大豆、玉米种植技术、化肥减量增效技术以及农机耕作、保养技术。
创新措施助发展,推进科技落地见效。成立农业科技服务站是市供销社推进乡村振兴的一项改革创新举措,是着力破解当前农技推广服务短板的创新举措,开展农资供应服务,提供农业社会化服务技术指导工作,按照“农技+农资”一体化发展思路,助推优秀农技人才下沉基层一线,为基础农业和特色产业发展提供更精准、更有针对性的农技服务,增强农业科技支撑保障能力,真正做到服务农村、发展农业、造福农民,努力当好全市探索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改革的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