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供销社2023年法治建设年度报告
昆明市供销社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紧扣《中共昆明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2023年工作要点》《昆明市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县市法治建设的意见>重要举措任务清单》等文件要求,以及全市“八五”普法规划重点工作任务,严格落实普法责任,全面推进依法治社,现将2022年法治建设工作总结及2023工作打算报告如下:
一、2023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健全工作机制,促进依法行政。
加强组织领导。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定期谋划部署工作任务,全面指导机关及直属企业推进依法治理、普法宣传,把法治建设工作纳入党组重要议事议程,制定印发市供销社《2023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昆供〔2023〕12号)、《2023年度普法责任清单》(昆供〔2023〕17号)、《贯彻进一步加强市县法治建设工作意见重要举措清单》(昆供〔2023〕35号)等系列文件,进一步健全完善依法治理责任制度体系,明确年度法治建设工作重点及各部门工作职责,致力于形成合力全面推动依法治理,推动法治建设与供销业务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同推进、同考核。
组织召开第七次代表大会。10月,昆明市供销社组织召开5年一次的第七次代表大会,全系统146人参会,大会依法选举产生了第七届理事会、理事会,涉及10个县区供销社也将按照程序于今年内召开社员代表大会,各级供销社充分发挥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在决策、管理、监督中的独特优势,全面提升供销合作社管理、治理能力和水平。
审议通过《昆明市供销社章程》。依法治社,社章先行,今年,市供销社组织对章程进行了全面修订,经过前期广泛征求意见,在第七次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了《昆明市供销社章程(修订草案)》,章程从总则、职能职责、成员社、党的组织、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等10个章节共56条对供销合作社作了全面严谨的规定,划定了供销合作社内各主体的权力边界,作为供销合作社科学、民主、依法治理的总依据,是今后一段时间内全系统依法治理的总体依据,有效推动供销社工作进程。
健全党组依法决策机制。严格遵守市供销社“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全年共组织召开党组会议16次,“三重一大”事项均严格按集体决策、末位表态等规定决策,切实发挥法律顾问作用,党组重大决策均有法律顾问参与,律师针对项目建设、重大投资等内容出具法律意见书,不断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水平。
完善系统规章制度。及时根据上级政策制定完善管理制度,确保制度常新,堵住违法漏洞。按照政事分开、政企分开原则,分层次指导各级供销合作社、社有企业对基本制度进行修改完善,昆明市、西山、呈贡、安宁等供销社修改完善“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财务管理、社有资产监督管理等规章制度,市供销社制定《全市供销社培训工作绩效评价办法》《网络安全工作制度》,进一步增强系统内各项规章制度的严谨性和实效性。
落实法律顾问工作制度。贯彻落实《关于推行法律顾问制度和公职律师公司律师制度的实施意见》(昆办发〔2017〕32号),上半年通过竞争性谈判完成了法律顾问公开选聘,从社有资产列支机关法律顾问经费7.6万元,与云南凌云律师事务所签订《常年法律顾问合同》,按照合同规定提供法律服务,严格按照法律程序研究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化解矛盾纠纷,促进依法办事。
(二)加强宣传教育,增强法治意识。
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推动从严治社,自觉把依法治理贯穿于业务工作全过程,8月份党组理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以“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加快推进依法治社”为主题,充分运用征订的法治教材,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十一个坚持”核心要义;今年以来,组织召开干部职工会议11次,在会议上开展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学习宣传,通过研读原文、重点传达、案例警示多种形式,引导全体干部职工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系统发展面临的各种问题,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推动供销社事业开展。
组织法治建设工作培训。9月,组织全系统56人到清华大学开展了为期5天的“昆明市供销社干部综合能力提升研修班”,研修班将宪法、党的二十大精神、总社“七代会”精神融入到学习培训课程,通过专题辅导、分组讨论、现场教学多种方式,有效提升培训实效性,达到思想上充“电”,精神上补“钙”。12月份将组织开展机关2023年度法治建设工作培训会,邀请律师进行专题授课,通过“宪法宣传周”活动主题,组织学习《宪法》、《民法典》、习近平法治思想重点内容。
深入开展普法专题活动。今年以来,市供销社组织机关及直属单位开展了2023年度“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宣传”“公平竞争法律和政策进机关、进党校、进企业”、防范非法集资等专题法治宣传教育活动6次,专题学习《宪法》《民法典》《保密法》《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市供销社紧紧围绕普法活动主题,线上线下多渠道开展普法宣传,对活动开展情况、人员参与情况进行跟踪统计,全体干部职工自觉登录“学习强国”“云岭先锋”“干部在线”等学习平台充电蓄能,在全市供销社系统形成尊法用法学法守法的良好法治氛围。
推动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按照工作要求,安排1名工作人员参加市级组建的专项普法工作队,配合完成普法培训、监督检查、重点领域和对象的普法等工作任务。运用网点健全优势面向基层群众开展普法,各直属单位结合酒店、冷库、农资等行业特点,面向单位职工及客户开展重点宣传,县(市)区供销社深入基层社、超市、农产品批发市场等重点场所广泛张贴宣传普法宣传标语,活动开展以来,全系统在人口密集区等重点部位投放普法宣传标语100余条,并进行及时更新宣传。
完成法治建设群众满意度线上测评。通过工作会、单位网站、公示栏、工作群多渠道发动宣传,大力统筹发动直属企业、县区供销社及服务管理对象参与群众满意度调查,提高测评工作的知晓率参与率,专人负责每日数据统计上报,据统计,活动期间共497人次完成了线上测评。
(三)聚焦重点领域,提升法治水平。
依法防范重点风险。一是强化法律顾问职责作用,合同文本皆经法律顾问审核修改,重大事项参与现场支撑、讨论和分析,多次协调推进市供销社全资企业昆明市副食禽蛋总公司与叁斗钢铁物流有限公司相关债权债务问题,再生公司天生桥基地土地权证办理事宜,审查《公务出行车辆租赁服务合同》《委托培训合同》等合同协议14项,文件类审查6项,出具审查意见16份,出具法律意见书6份,完成法律咨询10次,切实防范行政风险。二是推动公职律师工作开展,申报设置本单位符合条件公职律师1名,在讨论、决定重大事项之前,听取公职律师的意见,落实《昆明市供销社公职律师管理细则(试行)》,推进公职律师参与市供销社重大事项决策,当好依法行政的参谋助手,提高决策科学性。
依法化解社会矛盾。全面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围绕化解市供销社改制企业遗留问题,市供销社坚持“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理念,通过法律渠道解决信访问题,畅通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
依法保护社有资产。面对8家直属社有企业各类历史问题,深入学习《公司法》《民法典》相关规定,深入分析问题性质,征询律师意见,研究制定工作措施,加大协调力度,积极寻找突破口,大力推动市供销社羊仙坡33号、两个宿舍区、禽蛋总公司担保账务化解、土产公司金花宾馆安置回迁等遗留问题取得一定进展。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法治学习的系统性不足。学习满足于一般的传达文件、谈学习心得,开展专题式、研讨式学习较少,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的意识还需提升。
(二)法治工作队伍力量薄弱。对法治队伍指导不够,法治队伍建设相对薄弱,专业化、经验丰富的法律人才相对缺乏,公职律师和法律顾问作用发挥上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三)普法宣传教育水平有待加强。抓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方法局限于完成“规定动作”,多采用电子屏、横幅标语宣传形式,措施方法形式单一,多采取上大课、满堂灌的形式,针对性不强,吸引力不足。
(四)业务开展与法治宣传融合促进不够。经常性深入基层指导业务工作,但同步开展普法宣传的频次不够,对供销系统内职工的宣传多,面向基层群众直接宣传少。
三、2024年工作打算
(一)健全依法治理工作机制。结合上级单位要求及本单位实际,制定年度《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普法责任清单》,明确直属单位及各处室普法工作职责,进一步建立健全法治综合推进机制,层层传导压力,层层压实责任,实行任务单、督办单、提醒函“两单一函”管理,以目标倒逼责任,以结果倒逼落实。
(二)加强法治建设统筹协调。强化党组对法治建设工作的领导,切实扛牢法治建设工作职责,充分发挥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作用,将依法治理摆上重要工作日程,加强部门联动,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困难问题,强化部门联动,推动普法工作与业务深度融合,推进理论与实践互促共进。
(三)多形式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将法治宣传教育与服务群众、基层治理、干部教育结合起来,普及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法律知识,把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民法典、党内法规等重点法律法规纳入年度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充分运用线上线下多重手段普法,通过网站、公众号、视频、线上答题等“线上”渠道,结合集中授课、公告栏、电子屏等“线下”平台,在重点节点、重点节庆和重要时段,加大法治宣传力度,形成强大的集群宣传效应,不断掀起法治宣传的热潮。
(四)全力提升依法治理工作水平。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及公职律师作用,在社有资产管理、历史遗留问题解决、信访问题和矛盾化解中及时进行法律咨询,按照法律程序处置,避免处理不当造成不良风险,进一步强化依法治理,引领、促进供销合作事业在法治轨道上健康发展。
昆明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2024年4月